"北風潛入悄無聲,未品濃秋已立冬。"
秋天的景意并未完全消盡,立冬踩著厚厚的落葉,披著清澈高遠的藍天,伴著紛亂的微寒,粉墨登場了。
11月7日立冬,四季中最寒冷的季節,終于來了。
立冬,十月節。立冬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太陽到達黃經225°度。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堅。地始凍,土氣凝寒,未至于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此時,雁聲入夢涼,山月各蒼茫。
詩詞中的立冬
寒苦謠
魏晉·夏侯湛
惟立冬之初夜,天慘懔以降寒。
霜皚皚怪被庭,冰溏瀩于井干。
草槭槭以疏葉,木蕭蕭以零殘。
松隕葉于翠條,竹摧柯于綠竿。
詠廿四氣詩 · 立冬十月節
唐·元稹
霜降向人寒,輕冰淥水漫。
蟾將纖影出,雁帶幾行殘。
田種收藏了,衣裘制造看。
野雞投水日,化蜃不將難。
立冬后風雨
宋·劉敞
冷雨欲成雪,高風催過云。
流光隨袞袞,吹萚共紛紛。
此去天地閉,向來金石焚。
敝貂寧獨恨,四序欲平分。
立冬日作
宋·陸游
室小才容膝,墻低僅及肩。
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
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
立冬習俗
賀冬
民間賀冬,亦稱"拜冬",
有祭祖、飲宴、卜歲等習俗,
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
慶賀往來,一如年節。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民間有立冬補冬的習俗,
南北方人,以不同的方式進補,
吃些滋陰補陽、熱量高的食物,
到了冬天便能抵御嚴寒的侵襲。
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立冬將至,天氣漸漸變涼,
耳朵暴露在外,容易凍傷,
吃像耳朵的餃子,補耳朵,
是家人對你最貼心的關懷。
立冬進補習俗
立冬,才是每年養護身體的開始。因為冬天是收藏的季節,要養陽、藏陽,補腎藏精,養精蓄銳,為來年的身體健康埋下根基。
1、多吃"白色"食物
中醫認為,從五行五色養生的角度來看,立冬后應當多攝入"白色"食物來養生,功效顯著。
白菜
百菜不如白菜。不要小看白菜,它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纖維,長期是有好處的,特別是冬天。
白蘿卜
冬吃蘿卜賽人參。白蘿卜中含有芥辣素,有一定的消炎清熱作用。
此外,白蘿卜中含有木質素和多種酶,有一定的降血脂、軟化血管、穩定血壓等作用;其富含的礦物質可幫助人體提高免疫力,預防凍瘡等疾病。
2、少吃咸多吃苦
專家提醒,立冬過后,要少食咸,多吃苦味食物。
適合選擇的食物包括芹菜、萵筍、生菜、苦菊等,這些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維生素等,具有抗菌消炎、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多種保健功能。
友情鏈接